东莞名(民)校行 开篇语 东莞名校荟萃、民校崛起,优质教育资源的版图正悄然焕新。 5月17日观音山状元文化节暨第二届名(民)校推介会即将开幕。即日起,本报推出“东莞名(民)校行”专栏,揭开东莞标杆学校的育人密码:从悠久文脉的薪火相传,到创新课程的锐意突破;从名师团队的治学匠心,到学子成长的鲜活故事,为您一一呈现。 文、图/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谢英君 “大学本科!”3月27日,看到录取结果的那一瞬,谢湘萍高兴得要跳起来。曾抱憾没考上普通高中,转而在东莞市中德技工学校苦读三年,她终于通过职教高考圆了大学梦。 今年的职教高考堪称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”,全省20多万名考生,本科招生名额仅1000多个。但像谢湘萍这样的“逆袭”故事在中德技工学校比比皆是,学校今年的本科上线率高达56%,最高分考生的成绩排全省第129位。 打造“大国工匠的摇篮,高考精英的福地”,正是中德技工学校孜孜以求的目标。建校十四年以来,学校以“明德正行、精技尚能”为校训,打造出“优质招生、严格管理、精心培养、精准就业”等特色办学模式,成为东莞市乃至广东省颇具影响力的现代骨干型技工学校。 虽然没考上高中,但在职校圆了大学梦 三年前的中考,谢湘萍发挥失常,与公办高中失之交臂,于是在父母安排下入读位于东莞清溪镇的中德技工学校,成了一名中职生。她在学校里认识了同学范雨柔,小范因志愿填报失误滑档同样无缘高中。两人都在护理班,很快成了好朋友,她们互相分享了彼此的秘密:一个大学梦。 在中德技工学校,这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。2018年起,我省打通了职业教育“中职升本科”成长通道,中职生想要上大学,可以通过被称为“3+证书”高考的职教高考,考试科目是“语、数、英”,还需要有专业技能课程证书、职业资格证书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。为此,学校设有“毕昇人文部”,根据学生中考成绩开设“预备专科班、预备本科班”,针对不同班级的教学需求,学校聘请具有丰富职教高考教学经验的专业技能教师、普通高中“语、数、英”三科专家教师团队执教。 谢湘萍和范雨柔进入预备本科班,开始了忙碌而充实的三年学习生活。她们一开始学得比较吃力,好在学校的实训室提供了大量练习机会,老师又特别有耐心,她们渐渐地摸到了学习的门道。特别是谢湘萍,她相信勤能补拙,平时认真学习,遇到难理解的知识点主动找老师解答。三年里,她成绩一直名列前茅,获得“护理技能比赛三等奖”和两次“三等奖学金”。在中德技工学校,学习生活并不乏味,两个小姑娘在学校的免费艺术特长培训班里还学了古筝和钢琴。 功夫不负有心人。在今年1月11日的2025年职教高考中,两人双双突破本科录取分数线,谢湘萍考到了全省第386名,范雨柔的成绩排全省第881名。近日,好消息传来,两人同时被韶关学院护理专业(本科)录取。在中职学校发奋学习3年,她们再一次与许多同龄人一样站在了大学起跑线上。 今年学校本科上线率达56% 在中德技工学校,这样的励志故事年年上演。东莞市中德技工学校副校长、“毕昇人文部”部长郭经纬表示,在2025年广东省职教高考中,学校再创佳绩,本科上线率高达56%,高分率达30%,其中最好成绩的考生排在全省第129位。“相比普通高考,我们学校的孩子只考语数英+专业证书,学习课程较少、压力较小。但考上了本科院校后,毕业证文凭性质与高中生普通高考录取的对象完全一致。他们凭着个人努力和学校助力考上大学,我们非常欣慰。”郭经纬说。 据了解,2023—2025年度的职教高考中,中德技工学校的成绩在东莞市乃至广东省名列前茅:36%的学生总分超过300分高分线,有三人排名进入全广东省100名内(其中最高排名第23位),有四人数学单科满分,本科上线率超过50%,专科升学率100%。三年累计向本科院校输送学子38人(公办本科11人,民办本科27人),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录取49人。 东莞市中德技工学校副校长彭辉表示,学校在职教高考方面取得明显成绩,离不开学校的三个办学理念:一是发挥党员先锋引领作用,通过党员一言一行从思想和行动去引领和规范师生言行;二是实行准军事化管理,在课堂与内务上对每个学生进行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;三是关注师生心理健康成长,培养学生端正的思想态度。此外,学校十多年如一日提供免费兴趣班,开设30多个兴趣社团,对学生进行艺术特长培养,让孩子们身心愉悦地学习、健康快乐地成才。 东莞市中德技工学校校长李志华表示,2025年,学校将继续秉承加速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办学理念,坚持德育为先,致力于培育大量高素质的技能技术人才、能工巧匠、大国工匠。“同时,我们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,如人工智能、大数据分析等,优化教学方法和管理流程,加强与企业的合作,提升教育质量与深化教育改革。” 持续创新发展模式 紧跟前沿趋势办学 据了解,中德技工学校的亮眼成绩,离不开新中德教育集团持续创新发展模式、高质量发展职教事业的长久努力。如今,集团旗下自办与合办的职业学校达到11所,师生总人数超过4万人,开设了航空服务、地铁城轨、智能制造、数控、模具、机电,以及电商、会计、护理等数十个专业,在广东和湖北职业教育行业具备相当大的影响力。 集团旗下职业学校以“大国工匠的摇篮、高考精英的福地”为办学方向,形成了“党团精神引领、校部二级管理、准军事化管理、艺术特长培养”等独有办学特色,创建了现代职业教育新思维和新标准。这些年来,集团各学校多次获得国家、省、市各级表彰;非遗代表性项目表演连续多年荣获国家级金奖;学生在技能大赛中多次荣获国家级、省级奖项。集团先后荣获“广东最具影响力教育机构”“深圳市职业教育示范单位”“京东合作标杆院校”“广东省东西部扶贫工作优秀单位”“重点信用认证企业”等多项殊荣。 职业教育如何跟上时代步伐?新中德教育集团董事长王国霞表示,相比过去,现在的教育跟社会的经济、社会的产业、科技的发展挂钩得更紧密,新中德教育集团始终紧跟经济、产业、科技前沿的发展趋势办学。“比如说现在AI发展迅猛,我们的教育就要开始聚焦AI产业,将来我们做什么专业,学生怎么培养,输送到哪些大学或企业,都要通盘考虑。” 王国霞对未来信心满怀。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之年、“十五五”规划谋篇布局之年,站在历史的新起点,在新职业教育法的框架下,新中德教育集团坚持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,将构建特色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模式,打造省内一流、世界知名职业教育品牌。 (责任编辑:) |